日韩精品成人内射视频丨国产精品内射老熟女丨日韩欧美群交P片內射中文丨亚洲国产群交无码AV丨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丨老司机午夜亚洲福利丨久久精品午夜福利丨经典午夜福利片 墨西哥:新的世界工廠 蓄勢待發還是曇花一現?
三菱(Mitsubishi)PLC, 三菱觸摸屏 三菱plc編程軟件 三菱plc視頻教程 三菱plc書籍免費下載 三菱(Mitsubishi)伺服
蛇年春節剛剛結束,隨著民工返城、企業招工高峰的到來,中國低端勞動力日益高企的成本,再次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而富士康停招普工、且計劃使用機器人頂崗的消息,也被擺上了財經新聞的顯著位置。
的確,隨著“中國制造”越來越貴,愈來愈多的制造業出口商也在尋求對策:從沿海搬向內地,從中國遷去東盟,甚至有紡織業者遠走孟加拉國。而對于以美國市場為主要目的地的出口商而言,似乎還多了一個更好的選擇:墨西哥。
為什么是墨西哥?
早在1994年,墨西哥就與美國、加拿大簽署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從此,“Made in Mexico”能夠在幾乎零關稅條件下自由進出北美。墨西哥與美國陸路毗鄰,通過載重卡車和高速路網,貨物能在數天內到達美國本土各個角落。
相比之下,通過遠洋輪運輸的中國制造,往往需要至少半個月時間才能抵達美西的港口。過去十年,國際原油價格從每桶26美元上漲到94美元,長距離運輸的成本也隨之水漲船高;再加上中國越來越昂貴的勞工成本,墨西哥的優勢,正日漸凸現。
近幾年,諸多汽車廠商開始將目光投向了墨西哥。最早吃螃蟹的,是日產和大眾。前者2012年在墨西哥造車接近70萬臺,榮膺墨西哥第一大汽車生產商;而后者著名的甲殼蟲品牌,便是在墨西哥生產。
過去24個月內,已有78億美元與汽車業相關的外商直接投資(FDI)流入墨西哥,而福特、本田等也相繼宣布在墨西哥設立新廠。面對著最大的世界市場美國,墨西哥有機會成為新的世界工廠嗎?
墨西哥制造,二十載苦盡甘來?
十九年前,墨西哥加入NAFTA時,曾經引起過投資者們的無限憧憬, 期望墨國可以搭上美國門戶開放的東風,重走出口主導的東亞致富之路,振興自1982年拉美債務危機以來長期停滯的經濟。的確,初入NAFTA的數年內,墨西哥意氣風發,迅速從94年末一場金融危機中恢復過來,在1996至2001年間,年均經濟增長率接近4.5%,出口年均增速更高達13%, 似乎榮景就在眼前。
然而,對于墨西哥出口業來說,2001年是一個重大轉折點;標志性事件,則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從此之后,“中國制造”占據美國市場的份額持續攀升,由2001年初美國進口總值的8%上漲到最近的約18%。 而其他主要制造業出口國---日本、德國、加拿大、墨西哥---在美國市場的占有率則不斷下降,直到08年金融危機后才有了些許轉機(圖一)。
德國、日本的出口貨物主要為機械設備、電子產品、汽車等,在全球都擁有廣闊市場,且從中國崛起中得益良多;加拿大坐擁世界第二大能源儲備,油價上升使其獲益頗豐,即使喪失一些美國市場,也可謂失之桑榆、收之東隅。
唯有墨西哥,超過90%的出口貨物輸往美國,加之產品結構較為單一,以中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商品為主,使得“Made in China”與“Made in Mexico”在美國市場迎頭相遇;競爭中,后者碰得頭破血流。2001至2007六年間,墨西哥年均經濟增長率急降至2.8%, 人均GDP兜兜轉轉,也一直徘徊在七、八千美元的水準。
圖一:主要制造業出口國占美國市場份額
不過,天無絕人之路。2005年起,人民幣持續升值、中國國內工資開始快速增長,加上人口結構變化帶來的“民工荒”,使得成本的天平再次向墨西哥傾斜。中墨兩國工人的工資水準,由于工時、社保繳費水準、以及非現金福利的差異,極難精確比較,但是從法定最低工資的變化上,僅以中國出口重鎮廣東省省會廣州,和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作一簡單比較,大趨勢就可見一斑(圖二)。
圖二:中墨最低工資比較
過去6年間,廣州市最低工資以人民幣計,上升了127%;以美元計,更上升了163%。而墨西哥城的最低工資,以本幣計上升28%;以美元計,由于墨西哥比索大幅貶值,只上漲了10%。
對于以美元作為結算貨幣的外資,尤其是產品目的地為北美的企業而言,墨西哥的低成本優勢顯而易見。要知道,2007年廣州的最低工資比墨城便宜近1/3,而今天,則貴了近60%;更何況如今在珠三角,僅僅支付最低工資,是幾乎不可能招到工人的;而在墨西哥,隨著身處美國的移民群體回流,勞動力供給則顯得更為充裕。
蓄勢待發還是曇花一現?
作為一個具有一億多人口,三千余萬海外僑民(絕大多數在美國),面積近兩百萬平方公里,東臨太平洋(6.22,0.03,0.48%)、西連大西洋(10.30,0.08,0.78%),北望美加的大國,墨西哥制造的人力與地緣優勢顯而易見。相比東盟一帶中國制造的承接國,泰國、越南等國土狹小,人口也相對有限。印尼人口眾多,國土廣袤,但是零散分布于幾千個群島間,難以形成規模效應。
那么墨西哥能夠有朝一日成為新的世界工廠嗎?筆者以為,墨西哥擁有巨大潛力成為西半球的制造業基地,但要獲得“世界工廠”的殊榮,則需要面對諸多的挑戰,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
第一, 勞動生產率亟待提高。墨西哥工資穩定的背后,是其勞動生產率的低下。如果以2000年為基期,墨國的生產力在十三年間沒有顯著提高,而中國則提升了將近三倍(圖三)。
造成這種狀況,既是因為墨國儲蓄率不高,體制不順,投資不足,也因為墨西哥城市化過程在幾十年前就已完成,無法像中國一樣,通過人口的大規模城鄉轉移,大幅度提高生產力。更為根本的原因,則是勞動力教育水平有限,無法通過技術和管理創新來實現可持續發展。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墨西哥央行的估算,墨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potential growth)僅為3-3.5%左右, 和美國相差無幾(2.5-3%)。對于一個人均GDP僅為一萬美元的國家來說,增長速度無法超越人均GDP是其四倍的美國,不能不說是一大隱憂。如果勞工效率長期停滯,僅僅依靠地理和成本優勢參與國際競爭,取得的紅利注定是無法持久的。
圖三:勞動生產率指數
第二,亞洲已經形成了新的世界市場。以中國為首的東亞地區,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形成了龐大的規模經濟和需求市場(圖四)。整個東亞和東南亞,人口20億,經濟規模與北美相當,考慮到運輸與供應鏈的問題,由中國成為區域工廠,當仁不讓。最樂觀的估計,是墨西哥成為“西半球工廠”,而中國繼續保持“東亞工廠”的地位。不過對于墨西哥來說,能夠為8億人提供制造業產品,也可謂重大利多了。
圖四:東亞/東南亞經濟體與西半球經濟體比較
阻礙墨西哥制造業進一步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基礎設施滯后。翻查近十年來的物流統計數據,按貨物噸位計,世界排名前二十大的機場,亞洲占了七席,美國占了七席, 沒有一個在墨西哥。世界排名前二十大的港口,中國獨占九席,美、日、澳州各占兩席,也沒有一個在墨西哥。一個物流設施不盡發達,僅靠卡車運輸的國家,注定沒有辦法成為世界工廠。
墨西哥制造業進一步發展所面對的問題,的確錯綜復雜,異常棘手。然而,去年12月新總統佩尼亞-捏托(Pena Nieto)就職,卻吹來一股結構改革的新風。這位46歲的年輕領袖,帶領曾經執政71年、卻失去政權12年的革命制度黨(PRI)重登大位,頗有臺灣08年時馬英九的風范。
那么,墨西哥究竟需要哪些結構性改革?新總統能幫助打破長期困擾經濟發展的瓶頸嗎?如果改革能取得成效,對北美、乃至全球金融市場又有何影響?這些問題,將在下篇進行探討。
來源:新浪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