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成人内射视频丨国产精品内射老熟女丨日韩欧美群交P片內射中文丨亚洲国产群交无码AV丨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丨老司机午夜亚洲福利丨久久精品午夜福利丨经典午夜福利片 美國制造業的真相:競爭力高于多數人預期
三菱(Mitsubishi)PLC, 三菱觸摸屏 三菱plc編程軟件 三菱plc視頻教程 三菱plc書籍免費下載 三菱(Mitsubishi)伺服
研究結論
●美國制造業的競爭力高于多數人的預期
●工人勞動力成本在制造業決策中的重要性越來越低,
而加快市場反應速度,開發出更符合本地區喜好及文化特征的產品
的權重則越來越高,因此區域化制造正在成為未來趨勢之一
●高技能人才短缺而非勞動力價格才是美國制造業的瓶頸,
教育是未來制造業競爭的關鍵,提升學生對制造業的興趣、
放寬對海外人才的移民限制是重振美國制造的核心環節
●美國和墨西哥區域合作的深化
有可能成為中美制造業分工的一種替代方案
●美國制造業的潛力和其它發達國家迥然不同,
因此美國制造回流可能是發達國家產業轉移中的一個特例
全球金融危機留下的最深刻教訓之一是,實體經濟是經濟的根本,虛擬經濟無法長期脫離實體經濟自主運行。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強健的制造業是抵御海嘯的堤壩,剛剛成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在危機中受到的沖擊最小,而發達國家中,制造業大國德國損失也相對較輕。
2010年,中國占全球制造業比重達到19.8%,超過了美國的19.4%,由此,一個多世紀以來,美國制造業第一大國的寶座首次易主。痛定思痛,奧巴馬提出了重振美國制造業的目標,這是政治作秀還是有實實在在的舉措?另外,中國賴以成為制造業大國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已在近年逐漸弱化,而3D打印機、工業機器人大規模使用這些新技術革命又將在多大程度上讓中國殘存的成本優勢蕩然無存?隨著跨國公司組織本地化生產、將工廠遷回美國成為現實,中國等新興市場承接發達國家制造業轉移的趨勢會不會就此逆轉,美國制造會給中國制造帶來多大壓力?
全球著名咨詢公司博斯最近發布了關于美國制造業現狀的報告,確認了調整變革中的美國制造業仍然在相當程度上保持著競爭力,“美國制造”并未在人們的臆想中衰敗,依舊不可小覷。
美國制造業生產率提升
關于美國制造業未來的爭論日益激烈。樂觀人士指出,隨著美元貶值,中美之間的工資差距逐漸縮小,美國制造業將逐漸得到恢復,競爭力也將隨之提高。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2011年表示:“盡管(美國)經濟復蘇的總體情況讓人失望,但制造業是其中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
而悲觀者則認為,相對于中國等經濟體,美國已經永久喪失了許多制造業領域的競爭優勢。在歷經多年的離岸外包和冷遇后,制造業仍在不斷衰退,而且可能再也無法成為美國經濟的支柱。樂觀者和悲觀者都只說對了一半。美國制造業正處于關鍵時刻。目前,美國工廠的產量大約能滿足國內消費需求的75%。企業領導、教育機構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巧妙的措施來推動制造業驅動的經濟發展,爭取使國內產量滿足95%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如果美國制造業仍然不被重視,那么產量將減少一半,只能滿足不到40%的國內需求,美國的制造業將從此一蹶不振。
這些研究成果來自一項最近的美國工業競爭力分行業分析以及針對200位制造業主管及專家開展的調查,調查由博斯公司與密歇根大學陶博全球運營學院共同開展(研究將設于美國的工廠視作美國工廠,無論公司的總部在什么國家)。研究發現,美國的制造業競爭力高于多數人的預期,但相比美國在二戰后的制造業優勢,目前的中國和美國都不能被稱作“世界工廠”。
毫無疑問,出口對于任何一個大型經濟體都至關重要。我們認為全球化運營(包括離岸外包)是可行的,尤其是當國內市場面臨挑戰時,但考慮到經濟因素和市場狀況,不少制造商傾向于將工廠設在美國等主要市場附近。這種區域導向型的布局便于企業擴大規模、降低交通與物流成本、加快市場反應速度,并實現產品本土化創新,開發出更符合本地區喜好及文化特征的產品。如果工廠的勞動力成本和匯率是制造業的唯一成功要素,那么西方國家就無法與新興經濟體或離岸外包地競爭。不過,這兩點在制造業決策中的重要性越來越低。在工廠選址和擴建過程中,制造商主要考慮以下四個更為復雜的因素:
工人的技能與素質、產業集群、臨近消費市場以及稅收及監管環境。
被低估的“美國制造”
制造業對經濟繁榮至關重要的原因包括:規模經濟、對創新的影響,以及給其它經濟領域帶來的乘數效應。美國制造業占GDP的比重為11%,總產值達1.47萬億美元,已超出西班牙的國內生產總值。若加入設備維護、交通運輸、科技服務和建筑等與制造業直接相關的經濟活動,那么制造業占GDP的比重將上升至15%。也就是說,美國私營企業就業崗位中的七分之一(13.5%)都與制造業直接相關。如果再算上工廠附近的零售、系統開發和法律服務等間接經濟活動,那么制造業占GDP的比重將高達25%。回顧歷史,制造業產品比其它產品更適合貿易。因此,強大的制造業基礎是美國減少貿易逆差的關鍵。美國2010年的貿易逆差達到4970億美元,嚴重拖累GDP的增長。若不采取措施重振制造業,美國經濟可能蒸發掉50%的增加值。如此一來,美國貿易逆差將突破一萬億美元,這對任何一個尋求經濟增長的國家都非常危險。也許很少有人了解制造業與設計、產品開發、質量控制和工廠流程之間的緊密聯系。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數據,在2008年私營企業的總研發投入中,制造企業占到了67%。從2006至2008年,22%的美國制造企業推出了新產品或有顯著改進的產品、服務及流程。相比之下,非制造業企業的研發只占8%。創新能夠提高生產效率,促進資本流動,提高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以及改進生產力的其它環節。因此,制造業生產力的提高能推動經濟增長并提高生活水平。在1987至2008年,美國制造業生產力的增速比總體經濟高出65%。
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的底線
很多美國制造業領袖都十分清楚創新在國民經濟和公司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勞動力因素,即選址于工資最低的地區不再是最重要的,”西門子股份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斯皮格爾(Eric Spiegel)表示,“決定新建工廠決策的主要因素包括高技能的員工、現代化的基礎設施、世界一流的研發創新,以及領先的制造技術及生產系統等,而這些正是美國的優勢所在。因此,我們正在美國建立新的制造基地。”
競爭力分析
—美國制造正在觸底反彈
一般認為,美國制造業的衰退始于上世紀70年代末,當時,日本的汽車廠商和電子產品制造商在設計、質量、效率和成本等方面一舉超越美國。但若仔細研究1980至2010年的數據,我們會有新的發現。在上世紀80和90年代,盡管汽車和紡織等行業面臨困境,但美國制造業總體發展良好,就業情況也保持穩定。在1980至2000年,生產類工作崗位的數量每年僅減少0.5%;同時,美國占全球制造業產值的比重超過了德國和日本。
但在本世紀初,美國占全球制造業產值的比重出現了顯著下降。一個關鍵的制造業指標,即出口與進口的比值也在降低。制造業工作崗位數量每年下降4.3%,而非制造業的這一數字為3.4%。美國制造業在近十年的衰落有多種原因,如對工廠的資本投資放緩,落后于所需的固定資產更新需求,部分行業的創新滯后,全球化進程加速以及來自新興經濟體的競爭加劇等。數據顯示,美國制造業擁有很強的反彈潛力。若分行業來看,很多美國企業能夠也應該成為北美地區絕大多數產品的首選供應商,有些甚至還能成為全球市場的領導企業。面向制造業專業人士的調查證實了制造業的反彈能力:65%以上的受訪者表示在2025年前不太可能停止對美國新增制造業資產和技術的投資。其中,很多企業正在將制造基地從亞洲等離岸外包地點搬回到北美。
勞動成本在制造業決策中的重要性逐漸降低,工廠的選址和擴建決策越來越受到其它更加復雜因素的影響,例如人才、市場進入難度、創新、監管環境、知識產權保護、進入和退出壁壘以及運營規模等。根據各個領域的情況,我們指出了美國的哪些行業能成為出口商并主導北美市場,哪些能幸存下來但將受到外國競爭者的威脅,哪些行業主要在海外從事生產但仍服務于美國的利基市場(niche,專業化細分市場)。
全球領袖
航空航天、化工、機械、醫療設備和半導體。這些行業的企業擁有可觀的投資規模,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并且與客戶關系密切,因此具備重要的全球優勢。例如,由于研發飛機非常昂貴且知識高度密集,新企業很難參與競爭,因此美國在商用航空領域(主要包括波音公司及其供應商)能夠獲得顯著受益。另外,航空制造業要求專業的勞動力、企業研發及產權技術,通常還涉及國家安全,因此不可能在海外大批量生產。然而,如果新興市場的需求高速增長,部分全球領先企業可能因此在中國等地建立制造基地,導致制造活動流向海外。
地區領袖
食品、飲料和煙草、非金屬礦物制品、木制品以及石油/煤。很多美國制造商仍將從北美市場獲利。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市場,富有并持續增長(盡管增速低于新興經濟體),而墨西哥和加拿大市場也充滿機遇。對于食品、飲料和煙草等消費品企業來說,進口的劣勢(如將產品運往美國的成本,較長的交貨期以及產品安全隱患等)逐漸顯現,相比之下美國生產成本較高等促成離岸的因素顯得不那么重要。在非金屬礦物制品和木制品領域,產品運輸要求以及貼近供應基地的需要都將有助于美國制造業的發展。
邊緣行業
造紙、塑料、電氣設備及部件、金屬制品、制藥、汽車零部件、其它運輸設備、車輛組裝、印刷和電子產品。這些制造領域面臨著來自海外低成本競爭對手的壓力。為了提高競爭力,它們需要精簡的監管和批準流程,并確保迅速獲批擴建舊廠和建造新廠。除了獲得政府支持以外,這些行業的企業還應當重新審視公司戰略,并投資于最具競爭優勢的美國市場。印刷等行業將繼續保持其專業化及定制化產品在北美市場的地位。同時,它們還能在成本較低的國家大批量生產交貨日程較為寬松的產品。
利基行業
紡織、服裝、家具、計算機設備和電器。這些行業的多數企業已將生產活動轉移至國外,剩下的企業則主要服務于高度專業化的小型利基市場。例如,小企業Timbuk2設計公司允許消費者自行設計公文包、背包和手提袋;它在西海岸的自行車手中擁有廣泛的客戶基礎。家具業也出現了類似的分化,如針對美國市場的平板包裝家具主要產自中國,而預裝家具多由美國自行生產。
簡而言之,美國制造業近一半的附加值與半數以上的制造業崗位面臨風險。很多企業在權衡了勞動力和物流因素之后,紛紛在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等新興市場建立工廠。同時,它們還受到來自投資者和內部人士的壓力,必須積極拓展那些增長最快且擁有數十億消費者的市場。
對全球化企業以及針對特定新興市場制定了周詳計劃的企業來說,這一戰略為其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但它并不適用于所有的制造企業,例如,企業可能因此在最大的市場美國面臨更激烈的競爭。但若這一趨勢延續下去,即美國企業繼續大量涌入新興經濟而非投資于本國,那么美國制造業可能在新工廠建設和生產技術方面陷入被動局面,阻礙高附加值的創新,使復蘇更為艱難。
如何重振美國制造
提振美國制造業競爭力需要以下措施。
一、吸引最優秀的工人
美國非常缺乏合格的制造業工人。當工廠從體力勞動中心轉型為配備復雜控制系統和流程的自動化工廠時,公司力圖填補多個方面的勞動力空缺:技術人員(程序員、IT開發人員、設計師)、專業人員(工程師、科學家、功能支持人員),以及熟練技工(設備操作員、專業維修員和技工)。勞動力短缺的主要原因在于傳統制造業對學生缺乏吸引力。博斯公司最近對200多位工程、科學和數學專業的大學生開展調查,結果發現,只有50%的學生認為制造業工作具有吸引力。與此同時,西門子宣布美國有近3500個制造業崗位要求較高的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能力,但對填補這些空缺不抱什么期望。人才短缺問題在制藥和高科技行業中尤為明顯,很多崗位都需要科學和工程專業的學生。制造業崗位必須與研發崗位爭奪合格人才。一些企業因此搬至成本較高的城市,希望吸引到更多的人才。
電子產品、醫療設備和制藥等行業的許多企業都需要受過良好教育的一線員工,但由于美國缺乏相應的人才,這些企業不得不將部分經營活動遷往其它國家。而這些工作涉及創新,對于提高生產力及推動經濟增長至關重要。缺乏技術、專業和高技能的勞動力導致美國制造業的工資水平高于其它國家,包括一些發達國家。
工程相關的教育計劃有助于培養更多的人才。中國每年培養的工程師數量已經超過了美國等工程師占人口比例較高的國家。對于受過相關訓練的人才,美國政府應當放寬移民政策,方便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專業的留學生在結束學業后留在美國,而非回到祖國。
二、投資影響力大的集群
對于制造業來說,集群是指地理上集中且有關聯性的企業、供應商、服務提供商及機構(例如大學實驗室)組成的群體。集群擁有諸多優勢。它們將供應商與客戶、設計師與工程師、大學研究人員與企業生產經理集中到一起,以此促進信息和新理念的分享,并提高生產力和效率。這一合作體系有助于新企業和創新商業模式的誕生。在這些強大、自主發展的社區中,員工間的互動能激發工作熱情并培養各種技能。因此,相比非集群企業,制造業集群的員工流動率較低并且能吸引到更出色的人才。州立和地方政府可通過投資公路、港口、鐵路和通訊設備等基礎設施來推動集群發展,使之成為有機單元組成的中心。州立和聯邦政府還可以資助研究機構和大學的發展計劃。但研究表明,政府不應過度參與集群的創建,而應支持并推動制造業網絡的自然發展。
集群中的企業(或集群相關的貿易集團)可采取行動來建設集群并吸引企業和人才,如加強與供應商和買家的聯系,并推出基礎設施、可再生能源、工廠流程與技術的最新標準與創新實踐。
三、加強與墨西哥的合作
對很多邊緣行業的企業來說,墨西哥的成本較低且充滿吸引力,有望取代中國等遙遠的離岸外包地。若在墨西哥建立生產基地,制造商不僅能利用當地低成本的勞動力,還能維持與美國研發人才和基地的密切聯系。在墨西哥的生產活動能幫助企業調整供應鏈:將設計相對穩定、要求較低、勞動強度高的產品或組件遷往墨西哥,同時將高技能工作和先進技術留在教育程度較高的美國。這樣一來,制造商便能以較低的成本供應西半球的各個市場。
汽車電子產品、蓄電池和內飾系統制造商江森自控公司的全球運營和動力系統副總裁羅恩·韋勒(Ron Weller)指出,“如果美國和墨西哥合作發展制造業,那就很有可能在經濟領域、貼近市場需求以及供應鏈的反應速度等方面超越中美合作。”當然,為了建立美國-墨西哥制造基地,兩國的公共和私營企業都必須克服大量障礙。邊境地區的毒品暴力活動猖獗,已經威脅到制造企業的生產和運輸能力。墨西哥的鐵路和公路設施較差,基本原材料的數量很少,而且需要價格適中的大宗商品(可由美國南部地區供應)。同時,墨西哥工人需獲得更多培訓并提高技能。兩國政府和商界領袖應合作解決這些問題,這么做將帶來驚人的回報。
四、簡化稅收和監管結構
美國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9%,在經合組織中名列第二,僅次于日本,很多美國企業常常因此決定不在美國新建或擴建工廠。
降低稅收和稅法的復雜性將使美國制造商與其它領先經濟體展開更加公平的競爭,而且這對政府收入的影響是中性的。這一措施還能推動針對新增制造業資產的投資,有望擴大稅收基數并增加政府收入。另外,政府可以修訂稅收法規,免除制造商從海外撤回美元時的稅款。這樣一來,會有更多的企業將海外獲得的利潤重新投資于美國制造業。
博斯公司調查則顯示,61%的受訪者認為政府法規及政策對于企業在美國的制造活動具有負面影響,而這是受訪者迄今最常提到的風險。很多企業高管抱怨,監管流程偏重繁文縟節,而非看重實際結果。企業為了獲批工廠擴建等申請不得不付出昂貴的代價,這就使得海外建廠更具吸引力。很多制造業領袖指出,相較美國,一些國家官僚障礙更少。
五、改善教育
關于制造業未來的討論最終往往都歸結于教育。
在現今激烈競爭的世界,只有高級技能才能獲得高額報酬。事實上,美國制造業總體就業率從1980年開始下降,但其高技能崗位的數量卻增加了約40%。教育質量對于制造業實力具有重要影響。
為確保美國制造業的全球競爭力,美國必須改善各級教育:必須提供與實際生產相聯系的教學指導,并恢復工藝類課程;必須為眾多不進大學,但將參與未來經濟的學生提供更完善和實操性的技術課程;考慮補貼技術培訓計劃,從而與別國開展有力競爭。
另外,高等教育能夠也必須更多地強調制造業相關的職業機遇。盡管美國大學仍在為全球設定研究和教育質量的標準,但卻很難吸引本國學生從事制造業相關的科學和工程研究。參加這些項目的多為國際學生,雖然他們學業優異,但是很難獲得留美簽證。應加強制造業的學科研究,并放寬美國簽證政策,允許更多受過良好教育的國外學生留在美國工作。
教育是未來制造業的關鍵所在。然而,改善教育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而且成效很難維持。能以最快的速度有效加強教育的國家將成為全球經濟的贏家。
附:訪談
美國重振制造業對中國影響有限
——博斯公司全球合伙人徐滬初訪談
怎么評價現在美國制造業的真實競爭力?
徐滬初:美國制造業衰落這個結論,我覺得比較偏頗,因為從整個歷史來看,美國的制造業特別是在高端制造業方面,一直保持領先地位,過去是,現在是,我覺得將來還是。所以從這個角度講,在先進制造業、高端制造業方面,美國一直走在前面。
和中國制造業相比較呢?
徐滬初:從技術角度看,美國在高端制造業領域當中,技術一直遙遙領先,而且和我們的差距還不是一點點。體現在行業上,不管是航空航天、汽車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等等不同領域,我們和它的差距都比較大。
從成本上,最早期的時候差距非常明顯,現在差距是逐步減小的趨勢,中國勞動力成本在沿海地區上升的幅度非常快,人民幣升值進一步縮小了中美之間勞動力成本的差距。
另外很重要的是,奧巴馬上臺之后搞了一個項目,核心是通過對中小企業的支持,提升他們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在很多政策上都有優惠,包括稅收,包括人才,包括一些配套的設施等等,進一步使成本差距縮小。
另外一個因素可能和產業自身特點相關,現在企業非常重視消費者需求,而消費者需求變化很快。那么企業響應速度就要更快,為了更好滿足美國市場,就希望美國企業能夠真正在本土生產。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叫供應鏈風險,所謂供應鏈風險就是對整個供應鏈上各個環節進行控制,確保它的安全性,這也使得美國企業必須有一部分產品能夠在國內生產。因為上述因素,有一部分美國企業可能會考慮要么回到美國,要么加大他們在美國的投入。
重振美國制造業這樣的口號提出來以后,到底有多大的可行性?
徐滬初:重振制造業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政治意義,一個是經濟的意義。奧巴馬提出重振美國制造業,我覺得他更多還是從政治角度上考慮。
經濟上,從市場角度有一定的需求,因為美國現在制造業的能力,只能滿足它國內需求的75%左右,還有25%沒有滿足。在成本的角度,美國和其它國家的成本差距一直在縮小,縮小到一定程度,美國企業就會有一種動力要回來,可能會把它定義叫逆向回流,最后轉移出去的產業最先回流。
主要是因為這些行業的高技術導致了高附加值,它的勞動力要素成本占價值的比例比較低,技術所占比例比較高。這使得它能更容易擺脫對于基層資源型國家和地區的依賴,能夠在美國、歐洲發達國家生產。
從大的企業主體來說,現在這個回流應該還不是太明顯,我覺得回流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現在一部分很少的企業回去了,而且所謂回流,實際上很多是在美國新投資的企業、新增的產能,而不是把國外的產能搬回美國去了。另外,在中國,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可能向中國轉移產能的速度在減緩。但一些周邊國家,像泰國、越南、印尼、印度,因為勞動力成本優勢更明顯,仍然吸引著發達國家產業向它們轉移,所以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的制造業轉移還在繼續,而不是完全逆過來了,它沒有改變世界整個產業轉移和布局的大趨勢。我覺得短則5年,長一點可能10年,還不會發生這樣根本的變化。
3D打印機這些新技術,能在多大程度上幫助美國抵消中國低成本制造的優勢?
徐滬初:這個技術到底產業化到什么樣的程度,有多快,第一需要時間來驗證;第二,哪怕這個技術應用速度比較快,技術也是為市場服務的,市場在哪里,技術就要跟到哪里,如果中國是個龐大的市場,這種技術也會同時在中國得到應用,盡管可能速度比發達國家慢一點,但是這種時間差,從過去的歷史來看越來越短。
我覺得它首先會從非常小的細分行業開始應用,然后再一步步擴大,短期帶來很大的影響和變化,不是很現實。
新技術如果還暫時不能把整個產業鏈帶動起來,勞動力低成本的國家和地區就依然有它的優勢。
美國重振制造業對中國制造業肯定會帶來一定的影響,但是這種影響是局部的,是有限度的。
來源:中國企業家
責任編輯:三菱PLC www.sokorea.cn